时间: 2016-12-15 10:47:07 来源:雅安日报/北纬网
年末临近,购房补贴或将激发返乡置房者的购房热情。
“外面工资固然高,但始终没有归宿感。”在广州打拼多年的天全县人陈忠伟,上个月办完离职手续后,踏上了归乡路。对他而言,城里能有一套住房是他这些年来奋斗的目标,“明年不打算再出去打工了,年前就在县城里买套房,孩子上学方便,自己也可以就近做点小生意。”
安居才能乐业。住房承载着无数像陈忠伟一样的打工者的安居梦。眼下,2016年只剩下10多天了,雅安楼市也或将再度迎来返乡置业的浪潮。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,在购房补贴等政策的带动下,购房者和开发商如何从容应对年末房市“大考”?13日,记者进行了走访。
逆市而动
“返乡牌”常打常新
“只为在外漂泊的你能有一个温馨安稳的家”“外出打工一辈子,早晚回家买房子”……楼市进入岁末收尾阶段,“返乡置业”成为开发商们年末促销的一张王牌,楼市中的促销优惠虽花样出奇出新,但万变不离其宗。
“返乡置业购房者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刚需购房大军之一,此时开发商提前放‘价’,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返乡客出手。”市区姚桥新区某楼盘营销负责人直言,返乡置业绝对是农历新年前的最后一波置业潮,如果能够抓住客户,不仅可以完成业绩,还可为农历新年开市博得一个好彩头。
市区公馆1981的销售经理王平坦言,不少开发商瞄准返乡置业客源,加大优惠力度,春节近在眼前,返乡人潮涌动,房企新一轮的抢客大战将愈演愈烈,而且还有不断升级的态势。
据了解,为迎接返乡置业潮的到来,部分楼盘早早就打出了返乡置业温情牌,诸如“过年回家买房,专车免费接送”;也有不少开发商还推出了幅度不小的优惠套餐,例如某楼盘推出的购房送赠送一年物管费活动,购房享现金优惠等。
“如果促销花样没有一点新意的话,相信返乡置业人群也不可能重点关注,更谈不上有购买的可能,所以开发商只能不断出新,用一些新创意和新点子吸引返乡置业人群。”王平称,当前房企主打的返乡置业牌常打常新,并且各家侧重点都不一样,主要与产品定位等因素有关。
政策给力
助“外漂族”返乡买房
“大城市虽好,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栖身之所。”安家于一二线大都市,是邹旭这样的异地打工族心中的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。“理想丰满、现实骨感”,北上广等城市遥不可及的房价,让他们不得不向现实屈服。
邹旭算了一笔账,自己在酒店做厨师,一年下来收入在8万元左右,这笔钱在商品房住宅均价达2万余元每平方米的广州,想买套房简直是“痴人说梦”;在雅安购房可享受购房补贴,奋斗几年下来,买套房也不是太难的事。
过去两三年,雅安中心城区城市环境、交通配套、大项目引进等都让返乡者对家乡发展更有信心。同时,部分县(区)出台的购房补贴政策又让返乡客买房的愿望近了一步。
“凡在我县城市规划区内购买140平方米及以下商品房(不含二手房)的,分类可再享受以下购房补贴:购房户属于城市规划区居民户,家庭人均住房面积低于30平方米的,由县财政给予每户200元/平方米的购房补贴;购房户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,由县财政给予每户100元/平方米的购房补贴……”如今,荥经县各大楼盘在售楼中心的显著位置出榜宣传各类补贴政策。
“随着返乡潮的到来,看房的人有了明显增加,相关购房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成了房屋交易。”荥经某楼盘销售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现在购房有补贴,公积金也可以异地提取,减轻了购房者的购房压力,也为区域房地产销售增添了不小动力。
货比三家
拓宽购房信息渠道
虽然政策利好、开发商让利促销,但对返乡购房者而言,房屋买卖毕竟动辄几十万元,绝非一笔小数目。怎样才能少走弯路,选择一套合适自己的房子呢?对此,业内人士建议,选房时切不可一味关注房价和优惠,还需结合自身实际,对开发商品牌、项目区位、配套和户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既要拓宽购房的信息渠道,也要多跟一些已经买房的人交流。
“地段,地段,还是地段。”业内人士建议,房子作为不动产,拥有保值增值的功能,因此买房不仅是为了居住,还有投资效益。在地段决定房产价值的今天,项目所在区位是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。其次,要关注开发商品牌。品牌房企开发的产品,拥有更大的升值潜力,其项目出现延期甚至烂尾,以及偷工减料、以次充好的可能性都较小,是看房时间不够充裕的返乡置业客买房的最优备选。对于项目内部的配套、户型的好坏,也要综合实地考察。
针对不少楼盘在购房时会有赠送面积的情况,购房者应考虑自身需求,赠送的部分对自身有用才是真正的实惠,不要以为多赠送就多优惠。同时,加推的特价房一般存在户型不好、楼层不好等方面的缺陷,如果要选特价房,一定要看其存在的小缺陷及价格是否能接受。
雅安日报/北纬网记者 高小松
责任编辑:伍悦
来源:雅安日报/北纬网 日期: 2016-12-15 10:47:07
编辑:伍悦
北纬网 博天堂ag的版权所有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:四川雅州律师事务所袁红伟(18980172300)律师
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yarbs#beiww.com(请将#替换为@) 举报电话:0835-2350262 17781610663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12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-2008012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109号